网站首页 教学论文 教案中心 试题中心 课堂实录 人教说课 教学课件 课文原文 练习答案 写作范文 网站地图  
 
 
   
  您当前位置:人教小语资源网 >> 教案中心 >> 二年级 >> 浏览文章 
搜索:
听古诗《赠汪伦》

听古诗《赠汪伦》

作者:佚名 来源:不详 点击数: 添加日期:2009年02月13日  字体:

  

      浏览牟旭兵老师写的古诗《赠汪伦》的教案,他的设计理念是:让学生觉得学古诗是一件有趣的事,丰富学生的积累,体味古诗的内容和所表达的感情。拓展学生学习语文的视野和空间。初步渗透知人论世的意识。听完他的课后,就“拓展学生学习语文的视野和空间”这一点,谈谈收获。
 
     在“初读全诗”的教学环节中,牟老师引导学生看图,说说图上的两个人是谁?学生回答:坐在船上的是李白,在岸上的是汪伦。牟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联系诗句,提问:坐船叫乘舟,那坐车叫------(学生:乘车)坐飞机叫------(学生:乘飞机)这是个外延,我觉得这里牟老师见缝插针地抓住了语言文字训练地锲机,而且与现实生活相联系,拓展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空间。
     在第二块内容研读一、二句的环节中,牟老师引入故事,让学生感知李白和汪伦相识、相交、相知的过程,然后提问:在两人相处的这段时间,他们两个会干些什么呢?这个问题让学生展开想象,能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,开阔了学生的视眼,让他们对古代人的生活习性有了一点了解,虽然少,但毕竟是个开始。(办公室同事论:如果是三、四年级同学,可能会回答的更加精彩。)接下来引读第一句。牟老师第一次让学生最好读得让李白的走不让汪伦知道,学生读得越来越轻,读的静悄悄的,读出味道来了------我想在这个读的过程中,学生领会到李白不想再打扰汪伦,悄悄离开的一种情怀。到这儿还没有结束,牟老师让学生再读,读出李白的豪迈,这里给人的感觉是峰回路转,一方面体现了文本解读的多义性;另一方面也照顾到了不同学生的个性体验;再次,隐含了发散性思维,同样一句话,可以这样读,也可以那样读。精彩!即使李白打算悄悄地离开,还是被细心的汪伦发现了,踏歌相送,老师问:李白当时的心情应该是怎么样的?这也是一个引发学生想象的问题,不再赘述。
 
     当然,以上环节也让学生体味了古诗的内容和所表达的感情。还有激活组诗、触摸唐朝等,一定程度上丰富学生的积累。但就象牟老师自己在博客里说的一样,不够和谐,总觉得不够水乳交融,但要完美是多么的难,就这样,也足以让学生觉得学古诗是一件有趣的事情,并充满了好奇。是为听课所得,见解不到或肤浅之处,还望路过的老师和朋友留下意见。
 


(人教小语资源网 www.pepxiaoyu.cn友情提醒:查找本课更多资料,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)此文转载于网络
http://www.hysyxx.com/oblog4/u/fenglinwan/archives/2006/246.html


 


本页地址:http://linshi.123ttt.com/html/ernianji_487_17034.html

分享按钮

 

Copyright©2008PepXiaoYu.Cn人教小语资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. 皖ICP备11015604号-4
皖公网安备 34162302001377号 人教小语资源网所有资源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,请联系管理员删除。
联系邮箱:pepxiaoyu@163.com